鄉村振興需要 集約高效的物流綜合服務保障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推進,未來的農村勢必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和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交通運輸一定是鄉村振興的先行行業和重要基礎保障。當前,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同時也存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鄉之間要素流動效率不高等問題,亟待構建以交通運輸為載體的農村一體化物流綜合服務平臺,以平臺的多元化、多功能、多方位服務,促進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優化產業結構,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本文基于高標準推動農村交通提檔升級,支撐產業興旺發展,重點建立“農村客運+貨物運輸”、“農村客運站+綜合服務”、“農村公路+生態文化”的基礎理念,提出“交通運輸+農村一體化綜合服務”的發展模式,并就如何打造農村一體化物流綜合服務平臺提出對策建議。
打造一體化服務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以交通運輸為載體,構建農村一體化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發展改革、供銷、商務、郵政等部門相繼出臺或聯合出臺多項促進鄉村振興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文件。多行業、多部門、多方位各自發力促進鄉村振興,由于資源單一利用,合力不足,未形成協同融合發展的局面。在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的環境下,迫切需要構建多元組合、資源共享的社會化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多方資源,推進各方在資源、功能、作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協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
提升交通基礎設施資源的使用價值。構建農村一體化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可充分利用“四好農村路”的路網條件和客貨運站點的基礎環境,以“農村客運+貨物運輸”、“農村客運站+綜合服務”、“農村公路+生態文化”的基礎理念,以“交通運輸+農村一體化綜合服務”的發展模式,擴充其功能,破解“四好農村路”的經營難題,加快形成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自我完善、良性發展道路。
促進城鄉雙向高效流通。通過構建農村一體化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將進一步完善城鄉運輸站場體系,補齊農村物流短板,以城鄉互通、縣鄉村互聯、暢通高效為目標,加快構建以縣級農村物流中心為紐帶、鄉鎮綜合運輸站為節點、村級綜合運輸服務點為延伸的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促進農副產品進城和農資、農村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
改善鄉風文明、生態宜居人文環境。農村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把改善城鄉公共交通條件、方便群眾日常出行作為首要原則,通過服務平臺建設的引領,優化城鄉客運組織,提升鄉村旅游運輸保障能力,強化農村客運安全管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加強城鄉聯動,使城市公共交通線路逐步向鄉鎮和建制村延伸,推動城鄉公交線路網絡化建設,增強供給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品質,更好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可靠、經濟適用、便捷高效。
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以農村物流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加快節點建設,強化資源整合,加強人才培訓,進一步提升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農村物流節點資源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商貿流、資金流、人才流的有效流通,在綜合服務平臺上引導支持無車承運試點企業、物流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積極參與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適應農村發展的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農村物流信息互聯互通、集約共享和高效聯動。通過商貿流、資金流、人才流有效流通,促進農村物流加快發展,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搭建平臺應牽住交通引領的“牛鼻子”
發揮平臺功能價值,實現農村生產要素集聚。通過構建農村物流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可實現功能包括:土地流轉、農資農機、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金融咨詢、教育培訓及創業孵化,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引領、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組織模式,實施平臺服務功能,打造農村三大體系,即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及生產要素的集聚,從而為實現農村產業振興、農民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奠定基礎。
依托“四好農村路”,實現城鄉要素高效流動。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載體,推動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節點,打造“四好農村路”沿線的生產服務型鄉村振興綜合服務站,承載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的各項服務功能,從而實現城鄉要素高效流動,提高農業供給質量,促進農村產業化升級和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城鄉同步發展。
以交通為引領,打通農村供應鏈管道,激發農村經濟造血活力。以平臺的綜合服務功能和產業集聚效應,提升農村區域經濟的競爭力;以“供應鏈+農產品上行”為切入點,打通農村供應鏈管道,拉動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可催生“農產品基地直供”、無公害高價值農田綜合開發、區域綠色公路經濟帶等多種產業形態。牽住交通引領的“牛鼻子”,就牽動了整個農業供應鏈條,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脫貧、致富,深層次推進鄉村振興。
平臺的架構與運轉的初步設想
平臺的架構與功能。平臺由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農資農機交易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質量安全與金融服務中心、教育培訓與創業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七大中心組成。
該平臺應以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目標為理論指導,以“交通運輸”為載體,以“四好農村路”沿線客貨運站點和農村超市為基礎,以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為支撐,以資源整合、多業融合、四流合一(物流、客流、資金流、信息流)、跨區域合作、多部門合力推進為發展重點,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商務、供銷、郵政等各部門、各行業和龍頭企業的管理和資源優勢,實現土地流轉、農資農機服務、電商服務、物流配送服務、質量安全監管、金融服務、技能培訓與創業孵化、文化旅游等功能。
平臺的組建與運營。該綜合服務平臺可采取政府引導、龍頭企業搭建與運營、社會參與的模式建設。即政府制定政策與管理辦法、選拔具有科技支撐能力、熱心農業的龍頭企業作為平臺建設與運營主體,吸納各種服務機構與企業共同參與。該平臺的創新之處在于,通過將政府、第三方機構、社會化的服務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既為農業生產和生活提供極大便利,實現農業的生產、銷售、物流“三位一體”協同發展,也依托平臺將農民的土地信息、消費行為線上化,從而形成大數據,以解決農村金融信用數據不完善的難題。
需要多部門聯動推進平臺建設
以服務民生為根本構建農村綜合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聚合力。可通過建立部省聯席會議制度、協作開展試點示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農村綜合人才培養等多種途徑與相關省份開展深度合作,形成部級支撐、省政府牽頭、市(縣)主導的新機制,使交通運輸、發展改革、商務、農業農村、供銷、郵政等部門之間真正形成合力,促進鄉村振興健康發展。
以形成“規模效應”為核心壯大農村經營主體,為鄉村振興增實力。鼓勵、支持規模較大、基礎較好的郵政、快遞企業、道路運輸企業延伸農村經營服務網絡,推動農產品物流企業向產供銷一體化方向發展,努力實現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引導支持中小企業聯盟發展,實現資源整合與共享;優化農村物流運輸組織方式,推廣定時、定點、定線的農村物流“貨運班線”模式,鼓勵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和快件,引導運輸企業與農村商貿流通企業、供銷合作社共同制定運輸、配送計劃,積極發展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農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鼓勵工商資本投資產業化、規模化的農村物流項目。
以發揮“互聯網+”的“乘數效應”為長遠目標推動農村綜合服務體系發展,為鄉村振興增動力。依托農村龍頭骨干企業網站或相關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或改造農村各類信息平臺,實現跨行業農村信息的互聯共享和系統共建;推進農村基層服務站點的信息化升級改造,完善農村末端信息網絡,把終端服務推送到廣大農戶,為農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信息服務。
以“補齊短板”為重點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為鄉村振興增潛力。充分利用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供銷、郵政等行業現有的農村鄉鎮客運站、鄉鎮郵政所、農資站等資源,按照“集散為整、多站合一”的模式,因地制宜建設具有客運服務、農資及農產品倉儲、日用品分撥配送、快遞配送等功能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健全農村物流末端網絡,依托農家店、農村綜合服務社、村郵站、快遞網點、農產品購銷代辦站等,發展緊密型農村物流聯系網點,實現村屯網點的融合;針對農村貨運場站(物流中心)數量不足、功能欠缺的實際情況,建議制定專門的投資補助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