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關鍵在于改善物流績效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1項具體措施,部署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社會物流效率,大力推進物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際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降本增效最本質、最關鍵的地方是改善中國的物流績效,也就是說要提高物流效率、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物流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市場需求巨大,加快物流業發展,是提升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物流領域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改善中國物流績效?魏際剛表示,物流是創造時間價值、空間價值、經濟價值的現代服務活動,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物流業和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密切相關,既是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條件,也是構建對外交往、對外貿易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同時,物流水平是國家現代化的衡量標志之一。某種程度上,“基于強大信息技術支撐的現代物流是國民經濟的總調度”。
目前,各界對物流業發展高度重視,加快物流業發展,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績效,對于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擴大內需和市場繁榮、推進國際化、保障民生等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方案》的出臺是十分必要和適時的。
物流行業短板亟待補齊
就目前來說,我國已成為物流大國,但還不是物流強國。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總體滯后于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全球化進程,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短板,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
魏際剛認為突出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全社會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效益差,集約化水平不高,對相關產業支撐度不足,國際資源整合力弱;物流業整體市場環境較為嚴峻,落后能力過剩與高端能力不足并存,產業間聯動發展空間巨大,物流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收入利潤率低;地方保護、不正當競爭、誠信體系缺失等問題依然存在,高水平、高素質人力資源缺乏,創新驅動的能力和動力不足;物流安全問題也十分突出。這些都對物流業在“新常態”下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
加強政策聯動合力推動物流發展
魏際剛說,國家這些年已經出臺了不少物流發展的戰略與政策,但許多政策有待落實,相關問題還沒有實質性改善。此次《方案》的政策內容已經比較全面,對解決物流業當前及未來一定時期的突出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里面許多措施是方向性、原則性和指導性的。下一步如何將這些措施真正轉化為各部門、各地方和各企業的行動,需要有一個過程,也是有難度的。
除此之外,我國物流管理體制目前還不太完善。首先,在中央層面上,物流業管理涉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稅務總局、質檢總局、國家鐵路局、國家民航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標準委等多個政府部門。其次,在地方層面上,物流業管理與中央政府一樣分散在不同的部門,牽頭管理部門有地方發展改革委,也有商務、經貿、交通運輸等部門。省級以下就更為復雜,除分屬不同部門牽頭管理外,還存在部分城市設立專門的物流管理機構進行管理。
物流業發展需要更好的體制機制,來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實。中央各部門,中央與地方在物流政策落實方面需要加強聯動和協調,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多溝通協調,信息共享,形成推動物流業發展的合力。
需著力改善中國物流績效
魏際剛認為,物流業降本增效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是改善國內物流業發展績效,改善國民經濟運行績效,這其中有許多短期目標。而中國物流業的未來發展,需要把短期性目標和長期性目標、戰術性目標和戰略性目標、行業自身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內目標與國際目標等有機結合起來。戰略與政策要緊緊扣住物流業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國內國際的要求,以“完善網絡、優化結構、提高效率、提升能力、資源整合、聯動發展、節能環保、惠及民生”為著力點,以體制機制和政策優化為保障,努力推動物流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必須要有更大、更廣、更遠的視野,來推動中國的物流現代化進程。所謂“物流現代化”,基本內涵包括物流理念和模式現代化、物流基礎設施現代化、物流組織運營現代化、物流市場現代化、物流要素與技術裝備現代化、物流管理體制機制現代化和物流可持續發展。物流業現代化意味著完善的社會化、專業化物流服務體系,高效強大的組織化、網絡化、一體化物流運作能力,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業務流、價值流的融合統一,以及對全程流動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使物流的各項基本功能達到有機結合,整個過程達到系統最優,使全社會物流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9%以下,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全社會物流效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物流業的現代化程度還很低,物流業發展任重道遠。